关键字



3.3. 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


3.3.1. 面临的挑战
  3.3.1.1. 工业污染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
 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,我市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工业经济为主,结构性污染短期内难以改变,因工业快速增长带来的工业污染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。
  3.3.1.2. 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
  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将引起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长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近期难以根本改变,由此而来的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将对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。若对SO2、NOx、粉尘(烟尘)等大气污染物不加严格控制,对“建经济强市、创文化名城”极为不利,很难达到“风景旅游城市”的要求。
  3.3.1.3.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增加城镇环境压力
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2005年杭州市区和全市人口将分别达到188万人、650万人,2010年将分别达到208万人、680万人,城市化水平达到50%以上。城市人口的较快增长,将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,城市污水、生活垃圾、机动车尾气、交通噪声等会增加,对城镇基础设施(道路交通、给排水等)及生态环境压力会加重。
  3.3.1.4. 生产技术落后仍是加剧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
  我国科学技术仍处于相对落后状况。企业规模效益差,工艺装备落后,能耗物耗高,资源利用率低,从而增加污染物的排放,造成末端治理的沉重负担。如1996年杭州钢铁厂工业总产值仅为市区工业总产值的3.86%,其污水排放量占排入运河的工业污水量的70%以上,其化学需氧量占排入运河总量的55%左右。
  3.3.1.5. 环保投入、环境管理与环保要求间尚有很大差距
  当前,环境保护形势严峻,但环保投入少、环境管理能力不足,严重制约环境保护的力度。虽然近几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源治理有所加强,但污染治理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,再加上历史欠帐较多,远不能改变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落后的状况。
  3.3.1.6. 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
  进入21世纪,水资源紧缺、生物多样性减少、臭氧层破坏、温室效应等全球的环境问题将日趋突出。海平面上升对杭州湾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是地区性的重大环境问题,其咸潮问题将严重影响杭州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。同时,环境问题已成为建立世界新秩序、构筑未来世界格局以及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,这将增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压力。
此外,随着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,各地生态保护工作也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、环境的双重压力。
3.3.2. 主要机遇
  3.3.2.1.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
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忽视环境、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,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转变。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,“拼资源”式的粗放经营模式将得到改变,对环境保护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。“十五”期间国家将加快全面实施“两大战略”,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保证。
  3.3.2.2.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加速
国家将继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技术改造的力度,淘汰落后的过剩生产力,降低产品的能耗、物耗以及水资源消耗,推行清洁生产技术、工业生态技术和发展环保产业,无疑将为源头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,为逐步建立我国的生态工业体系提供极好的机遇。
  3.3.2.3. 综合国力增强为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提供了条件
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,环境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将明显提高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将得到缓解,改善城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。我市“蓝天、碧水、绿色、清静”四大工程的实施将较好地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。
  3.3.2.4.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环境保护创造广阔的空间
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(包括环境资源)的基础性作用将被更好地发挥。这有利于技术进步,有利于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,有利于开拓多渠道的环保融资体制。
  3.3.2.5. 公众环境意识的空前提高
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,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形成压力,对排污行为形成监督。同时,公众通过绿色消费行为影响企业,促使生产者生产更多的有利于环保的产品。公民将更自觉地遵守环境法律法规,人人动手,保护环境。


您是第位访客!